在昨天举行的宝山区“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敬身边最美教师”育人故事报告会上,一则“晾衣绳”的故事,让与会者动容不已。讲述者是广育小学校长王建华,赞扬的是一位把爱藏在“用心浇灌”四个大字里的老师。
故事的主角叫查乐,在去年的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,她获得了小学组综合奖、带班育人方略单项奖、主题班会单项奖、情景模拟单项奖4个一等奖。查老师的育人秘诀就在于“用心”。在一次三年级的班会课上,孩子们纷纷畅谈未来志向,有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:“我想做一条晾衣绳,能整天晒太阳,就算挂上几件衣服也不耽误‘摆烂’。”听到“摆烂”这个极具消沉意味的词,查乐老师的心猛地一震,但没有急于批评纠正,而是敏锐地把“绳”当作教育的突破口,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特别作业:回家观察生活里的各种绳子,找找它们都有些什么作用。
一周后的班会课上,孩子们分享着各自的观察:“晾衣绳在风吹日晒里帮大家晾衣服,根本不是‘摆烂’。”“拔河绳能聚起所有人的力量,跳绳还能让我们强身健体呢。”……你一言我一语,越来越多的孩子渐渐地产生了共识——看似普通的绳子,却藏着务实、团结、坚韧的珍贵特质。此时,查乐老师又将视角从“绳”引向了“人”,和孩子们一起挖掘那些“像绳子一样的人”。就在他们班级里,这几年涌现出好几位跳绳高手,其中既有校队的主力,也有全国冠军获得者,他们在分享心得时不约而同地说,只有顽强、刻苦、敢于战胜困难,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。还有同学讲起了“大国工匠”徐连龙的事迹,这位制绳技师创下了中国绳缆界诸多第一,研发的海洋特种绳还成功地应用到“蛟龙号”“雪龙号”的国家重大科考任务中。
后来,查乐老师进一步因势利导,在全班开展了一次以“小绳子・大文化”和“小绳・大爱”为主题的交流活动。孩子们从出生时的长命绳、端午的五彩蛋兜、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里,读懂了长辈的牵挂与传统文化的温度。那位只想做“摆烂的晾衣绳”的孩子,也悄悄地更正了自己的人生目标,他大声地对同学们说:“我长大了想当一名电工,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。”
“教育不需要生硬的说教,而应该像春雨般去滋润孩子的心灵,唤醒他们对成长的期待与向上的力量。这就是查乐老师的用心所在。”王建华校长说。
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