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冲着L3智驾订了问界M9,却发现可能等半年都用不上?”2025年,华为ADS 4.0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发布后,不少鸿蒙智行车主陷入纠结——一边是尊界S800、问界M9等车型的智驾配置拉满,一边是网友提醒“法规没落地、算力可能不够、制动冗余存疑”。从车型价格到智驾功能差异,从芯片算力到责任划分,想要借着“L3风口”入手鸿蒙智行车型,还得先理清这些“隐藏门槛”,避免“买了车却等不到功能”的尴尬。
先看鸿蒙智行的“智驾版本梯队”,不同车型的L3潜力差异悬殊。从曝光的配置表来看,华为ADS主要分为Ultra版和Max版,两者核心区别在于是否支持“高速L3”:Ultra版搭载“1外+3侧”激光雷达方案,明确标注支持高速L3、泊车代驾VPD等高阶功能,对应的车型多是高端旗舰,比如46.98万起的问界M9、32.98万起的享界S9T、70.8万起的尊界S800;而Max版虽有城区NCA、全场景泊车等功能,但未提及L3,像24.98万起的问界M7、35.98万起的问界M8等车型多属于此类。更入门的SE版(如尚界H5 Pro、深蓝L07),仅支持基础的城区LCC+和高速NCA。
但就算买了Ultra版车型,也未必能顺利用上L3,核心卡在“算力与硬件冗余”两个硬指标上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城区L3至少需要400TOPS算力,未来L4更是需要2000TOPS,而目前部分鸿蒙智行车型搭载的华为610芯片(算力约200TOPS),可能无法满足城区L3需求,“大概率要付费升级到810芯片(算力超500TOPS)才能支持”。更关键的是“制动冗余”——L3要求车辆具备“双备份”安全系统,比如油车的ESP+ibooster双重制动,新能源车则需要两套独立电机控制或双电控液压系统。有车主翻遍产品说明书,都没找到问界M9、享界S9T关于“制动冗余”的明确说明,“后驱车型想要实现双电机控制很难,可能只有四驱版才达标”,这也意味着部分Ultra版车型,或许只是“理论支持L3”,实际硬件仍有短板。
法规落地节奏,更是决定L3“何时能用”的关键变量。虽然华为已发布L3商用解决方案,且工信部公示了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名单(长安、比亚迪、蔚来等9家车企入选,极狐阿尔法S6进入首批预审批),但L3国标仍处于“意见征求稿”阶段,正式版尚未出台。网友直言“现在买L3车型,就像买了手机却等不到系统更新”——即便车辆硬件达标,也只能在指定测试路段(如重庆、深圳的试点区域)使用,普通道路无法激活功能。更让人担心的是“方案改版风险”,有网友透露“华为当前的L3方案是基于现有法规草案设计的,若正式国标调整要求,比如增加更严格的安全监测功能,已售车型可能需要二次改装才能适配”,这无疑会延长用户的等待周期。
不过,也有刚需车主给出“折中建议”:如果日常主要跑高速,且能接受“先享受基础智驾、等L3落地后OTA升级”,当下的Ultra版车型(如问界M9)仍值得入手,毕竟其高速NCA、全场景泊车等功能已足够应对多数场景;但如果是冲着“城区L3”买,最好等明年——一方面法规大概率落地,另一方面车企可能会推出“标配810芯片+双制动冗余”的改款车型,避免“刚买车就面临硬件过时”。还有网友提醒,不要迷信“试点名单”,“蔚来虽在名单里,但更多是地方政府名额倾斜,鸿蒙智行的极狐S6、问界M9才是真正有技术储备的第一梯队,只是需要时间等待资质审批”。
说到底,鸿蒙智行车型的L3潜力虽强,但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有门槛”。对消费者而言,与其被“L3概念”冲昏头脑,不如先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:是急需用车,还是能等半年赌法规落地?是主要跑高速,还是更期待城区L3?想清楚这些问题,再对照车型的算力、硬件冗余配置做选择,才能避免“为用不上的功能买单”。毕竟,智能驾驶的迭代是长期过程,与其纠结“能不能赶上第一波L3”,不如选一辆“当下用得爽、未来能升级”的车,这才是更务实的消费态度。
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