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山北一路803号,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底楼大厅里,有一座人物雕像陈列在最醒目的位置——他就是被誉为“江南名探”的端木宏峪。
刑侦战线战斗了41年,端木宏峪破获多起震惊上海的大案要案,为上海刑侦事业发展奠定基石,也为“刑警803”注入鲜活故事。
2025年9月3日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,这一天,也是端木宏峪逝世30周年的日子。
从“轿夫菜贩之子”到“东方福尔摩斯”
在投身革命之前,端木宏峪叫蔡承彦。1927年,他出生在苏州平江路徐家田头一个贫苦的7口之家,父亲是轿夫,母亲是菜贩。贫困的家境让他只读了四年私塾便辍学谋生,却磨炼出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坚韧的意志。因为哥哥在印刷所打工的机缘,使得十几岁的蔡承彦接触到了当年流行的武侠和侦探小说,他对侦探小说尤其爱不释手。书中福尔摩斯、霍桑、狄克森等大侦探,在少年时期的蔡承彦脑海里,闪动着深邃机灵的眼睛。
1946年,19岁的蔡承彦找到中共淮阴华东联络部参加革命以后,为隐瞒身份,从此叫做端木宏峪。1948年11月,端木宏峪离开炮火连天的战场,进入济南市公安局刑警队,担任侦查组组长。1949年5月27日,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,时年22岁的端木宏峪和济南市公安局的同志们,从江苏丹阳,跟随上海首任局长李士英一起南下接管旧上海市警察局,被任命为刑事警察处侦缉科盗案股副股长。端木宏峪从此开始一段上海刑侦事业的传奇,参与侦破的案件几乎构成了一部上海当代刑侦史。
1949年,为打击盗匪,他卧底法藏寺12天,将藏身寺庙的18名匪徒一网打尽。最后的抓捕时刻,匪首利用缴械的机会扣动扳机、开枪顽抗,人高马大的端木宏峪飞起一脚,匪首被制服。端木宏峪若有知会欣慰:在64年后的2013年6月22日深夜,面临同样境遇的上海刑警温思博,也扑倒了已经杀害6人、手持霰弹枪开枪的歹徒。
1955年,三官堂桥“咸肉案”中,他细致观察,在尸体口袋的52张扑克牌中,找到圆珠笔划痕和数字标记,推断出街头变戏法艺人的死者身份,大大缩小排查范围,最终找到了杀害死者的同乡真凶。接过端木宏峪接力棒的刑侦三剑客之一,大名鼎鼎的上海滩名探张声华后来说:“一次深入细致的观察,胜过十次仓促的讨论”。
1961年,在中山北路的马某山被杀案中,他去伪存真,找到了犯罪现场破旧柜子脚上的半枚灰指纹,排除了前期错抓、身上沾有被害人血迹的马建东,找到真凶汪某林。端木宏峪说:“判断凶手要有依据,不能先入为主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他的话振聋发聩,时至今日,依旧语重心长。
1979年,在防空洞藏尸案的迷雾中,他力排众议,在尸体全身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,通过分析判断,坚定认为是“他杀”。端木宏峪结合防空洞出入口路径和现场丢失物品,直接判断出作案人员系防空洞所在学校的工作人员,并最终找出门卫就是真凶。他常说:“刑侦工作是一门科学,更是一门艺术。”
1988年,在抓获连续四次成功进入某领馆盗窃的大盗张平后,端木宏峪换上崭新的制服,驱车前往领馆发还被盗物品。总领事夫妇也换上节日的礼服,在门口恭候大侦探端木宏峪的到来。车辆进入领馆后,总领事疾步向前,紧紧握住端木宏峪的手,夸道:“你是东方福尔摩斯!”
端木宏峪(左一)跟同事们讨论案情
从茶叶香烟方便面,到优盘背包充电宝
1984年,端木宏峪就任恢复设立的刑事侦查处第一任处长,麾下有张声华、裘礼庭、袁友根、谷在坤等一众名探,倪瑞平、徐长华、袁坤一、保志明等青壮派刑警也正在茁壮成长。
1987年,于双戈持枪抢劫杀人案震惊全国,他立誓“十天破案”,熬过第六个通宵后凶犯在宁波落网,而他却因劳累过度脚背浮肿、伏案睡去。端木宏峪对后来采访他的作家说:“刑警有‘三宝’:茶叶、香烟、方便面,我就是靠这‘三宝’熬到破案的。”
刑警“三宝”,应该是共和国第一代刑警精神的图腾。
那是一股拼劲。1981年松江泗泾农业银行被盗案中,在端木宏峪的指挥下,张声华带领侦查团队在泗泾一呆就是8个月,一家家走访,一户户排查,不破楼兰誓不还。从上万份资料中直接找到犯罪嫌疑人指纹、为破案立下汗马功劳的刑警鲍家良,拖着疲惫孱弱的身体,深夜带着指纹资料骑上摩托车,跨入了痕迹专家明德茂和卢有林的办公室,确定了作案对象钱某成。几年后的1985年,破案功臣鲍家良探长辗转多个案件,积劳成疾,因肝病离开人世,此时是他当刑警的第22个年头。
那是一股狠劲。1985年的上海印钞厂盗窃案,历经两年案件还未侦破,期间犯罪分子甚至还反复作案三次。1987年4月,端木宏峪派出副处长裘礼庭担肩侦破组组长,承担攻坚任务。裘礼庭不给自己留后路,向政法委领导表态:“国庆前破案,破不了,我辞职!”当年7月,以藏身印钞厂通风管道方式实施夜窃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康被抓获!刑警的狠劲,不仅对对手狠,也对自己狠,破釜沉舟,不留后路。
那是一股锐劲。无论是1949年康平路1号李祖夔被杀案中利用犯罪手法串并案件和巧寻赃物,还是1979年长风公园锅炉房凶杀案中精准划定排查范围,抑或是1983年刘利源被杀案中使用侦查实验寻觅真凶,端木宏峪的敏锐无时无刻不在体现。在1995年的闵行毛相兴系列抢劫杀人案中,接过端木宏峪衣钵的张声华,敏锐的判断犯罪嫌疑人落脚区域,指挥一举侦破并抓获作案多次的杀人狂魔。
上海的刑事犯罪,解放初期主要为盗匪类犯罪,80年代开始,因为人口的加快流动和财富的迅速积聚,抢劫、诈骗甚至杀人等犯罪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多。端木宏峪与时俱进,开始着手建立犯罪情报中心,利用卡片记录有前科的犯罪人员,从案到人,从人到案;分享情报、串并破案。端木宏峪若有知会欣慰:今天,在情报+机制+大数据的现代警务机制下,各级侦查中心正如火如荼建设中。
在“主动警务、预防警务”的理念下,上海的传统刑事犯罪已经大幅减少,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主要犯罪类型。“把电诈案件当命案来办”是新时代上海刑警的铮铮誓言。他们充满信心,实干苦干。从研究数据、钻研网络,到宣传劝阻、出差办案,他们建防范矩阵、打犯罪链条、促行业治理,用实际行动有力地压降此类犯罪,牢牢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。优盘、背包、充电宝已经成为了新时期上海刑警的新“三宝”。
上海公安史上的第一尊民警塑像
80年代末期,全国铁道线上接连发生一系列持刀拦路抢劫案,一批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严重威胁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1989年5月,即将离休的端木宏峪临危受命,接下领导打击东北籍系列抢劫团伙专案的任务。专案组在端木宏峪的领导下,历时10个月,先后抓获“东北虎”62名,摧毁犯罪团伙14个,端掉藏匿窝点16处,缴获凶器30余把,彻底铲除了号称“铁路南下支队”的犯罪团伙。1990年,此案总指挥、已经离休的端木宏峪拿到个人一等功奖章。他说,“案子不破,睡觉不香”。
端木宏峪(右一)跟同事商讨案情
1995年9月3日,端木宏峪病逝。几天后,一位署名“人间女儿”下岗女工读到追思报道,含泪寄来300元,请求为他塑一尊铜像。半年后,她省吃俭用又凑齐700元。
这份来自民间的炽热情感,最终促成了上海公安史上第一尊民警塑像的诞生。2005年8月31日,一位署名“蓝小雨”的市民来信,表达缅怀之意,并附上50元捐款。此时,大侦探端木宏峪已经过世了十年。
如今,端木宏峪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。三十年后,我们为何仍怀念他?
我们怀念他,是因为在风雨飘摇的年代,他以一己之力震慑盗匪,让新生的人民城市得以安眠;我们怀念他,是因为在案件扑朔迷离时,他以显微镜般的洞察力和狮子般的勇气,让真相大白于天下;我们怀念他,是因为在刑侦事业筚路蓝缕时,他以言传身教,为共和国培养了第二代刑侦骨干。如今,这支深受人民信赖的刑侦队伍正接续成长,“不怕吃苦,咬得住”的精神正传承发扬......
三十年后,他的塑像仍矗立在中山北一路803号,塑像旁边篆刻着“勇者无畏、智者无敌”八个大字。他所在的单位,如今就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“刑警803”。他目光如炬,仿佛仍在护卫这座城市的安宁。
三十年风骨,一世刑警魂——这城市记得,我们记得。
(作者为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)
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